智能均教百县工程暨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专家咨询会在京召开

来源 : 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 报道时间 : 2018-02-09

2018年2月2日,智能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百县示范建设工程暨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专家咨询会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国家语委科研基地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办。

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设教授、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会长周长春教授分别主持第一、第二阶段会议。中国工程院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语言智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智能均教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德毅发表讲话。

会议第一阶段,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介绍了语言智能研究进展、智能教育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并演示了智能教育最新研究成果。周建设教授介绍了智能均教百县工程和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指出从2017年5月开始,中心就智能均教工程编制规划,召开规划论证会、教育厅局长会议、联席工作会议,就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召开多次筹备会议,深入河北、广西、四川、重庆、湖南、江西、江苏等13个省市区35个区县进行调研,掌握了一线师生的迫切需求。对此,教育部、国家语委等部门给予了充分肯定,各级政府、业界给予了广泛响应和鼎力支持。此次咨询会的召开,是智能教育产品助力教育精准扶贫的决策性会议,对拉开中国智能教育序幕意义重大。希望与会嘉宾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

会议第二阶段,与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就智能教育产品、智能均教工程、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李德毅指出,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冲击最大的有四个领域:一是制造,二是教育,三是医疗,四是金融。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将来人才培养最大的红利。开展智能教育研究,推动智能均教百县示范建设工程,举办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非常重要,对于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要着重关注人工智能时代给教育带来什么,要关注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变革。将来的教育必定是终生教育,而不仅仅是在学校的课堂教育。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要关注终身教育,坚持百花齐放,促进人工智能发展,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均衡发展。中国智能教育大会的召开恰逢其时,要全面细致地做好大会的策划筹备工作。同时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脑认知技术,第二个是技术感知,第三个是自然语言处理,第四个是知识共享,这四个是核;外围是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其中一个叫软件理论与工程,另一个叫计算机应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原所长沈家煊指出,目前,老师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且不均衡,部分老师的教学水平堪忧,用一个比较好的机器软件来帮助师生教学,很有必要,也非常重要。在智能教育产品的研发中,选择一个最适合学生的教材,很重要,很值得做。学生面对这个教材,感觉水平够得着,又不是简单到觉得无趣,就会既有兴趣,又有信心。这个产品做好了,做准确了,教育教学效率会大大提高。对此,他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希望搞工程的同志能够更多地掌握一些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二是希望在工程研发中更多地关注汉语自身的特点。

国务院参事柯锦华、著名计算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俞士汶、教育部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穗志方、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张文霞、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研究室主任陈海东、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研究部主任黄天元等分别就智能教育的哲学思考、智能化与智慧化的区别、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教育信息化趋势,以及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的主题等发表了重要意见。

智能均教百县工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成果,让智能教育产品惠及更广大区域,以点带面,实现“百县示范、千县试点、万校应用、亿人受益”的目标,让教育搭乘人工智能的快车,推动教育优化升级,助力教育精准扶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中国智能教育大会,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开拓性探索,也是科技领域的一项重大实践。大会将搭建好平台,促进研究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均衡的新途径。

周建设总结专家意见,建议成立一个专门小组,由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部分高校和企业的代表组成,研究规划首届至五届内中国智能教育大会的主题。

出席会议的还有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主管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语言文字研究、汉语国际交流的代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学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昌工学院、哈佛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中国信息协会、中国软件联盟等行业协会、业内知名企业负责人,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人民日报、现代教育报等媒体负责人共50余人。